本文作者:灵感泉源

世界破破烂烂,萌物缝缝补补

灵感泉源 10-06 75
世界破破烂烂,萌物缝缝补补摘要: 欧冠联赛阶段第轮的一场较量中尤文图斯将在客场挑战莱比锡本场比赛是尤文图斯在队史上首次和莱比锡进行交手莱比锡也将成为尤文图斯所面对的第个来自德国的对手继驯龙高手疯狂原始人之后导演克里...

欧冠联赛阶段第2轮的一场较量中,尤文图斯将在客场挑战莱比锡。本场比赛是尤文图斯在队史上首次和莱比锡进行交手,莱比锡也将成为尤文图斯所面对的第16个来自德国的对手。

继《驯龙高手》《疯狂原始人》之后,导演克里斯·桑德斯携新作荒野机器人回归。

作为梦工厂的 力作,它毫无悬念地取得了豆瓣8.0的高分,好于78%的动画片及88%的科幻片

影片改编自皮特·布朗的同名畅销书,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温情故事。

人类研发的智慧机器人萝斯意外漂流到了一座荒岛,被设定的原有程序统统失去用武之地,她开始学习如何与不同物种的动物打交道。她偶遇了一只刚出生就失去父母的小灰雁,并被它当成了妈妈,他们和狐狸一起组成了临时家庭。随着“母子”之间情感纽带的加深,灰雁顺利长大并找到群体归属,萝斯也确立了其他机器人所没有的自我意识。

正如大多数动画电影,《荒野机器人》的情节也很简单,几乎三两句话就能概括。原作定位偏向于子供向,但成片涵盖了诸多读解空间,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能品咂出不同的滋味。

自打机器人元素嵌入影视作品,对其觉醒问题的探讨就没有停止过。人类对于机器人的自我驱动力,可谓是又爱又怕。一方面,希望它们无限接近人类的思考模式,提供更多便捷性服务;一方面,又畏惧它们过于智能,乃至掀翻人类统治的既有格局。

1927年的早期电影《大都会》就涉及到该议题:邪恶科学家制造了与资本家女友外形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并让她 工人 ,以期摧毁高度工业化的分层社会。这部默片以超前的思辨度,影响了后世的经典科幻电影。

1982年的《银翼杀手》抛出终极拷问——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人企图逃脱被利用的命运,当他们拥有了人类的情感和思考能力,那么该如何界定两者的边界呢?此外,《黑客帝国》《2001太空漫游》《终结者》《人工智能》《机器管家》《超能查派》等经典科幻片都聚焦于机器人自我驱动力的议题。

机器人自我觉醒之风终于吹到了动画作品,与真人电影相比,这种觉醒被处理得更为温和,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你或许没意识到,《哆啦A梦》中的蓝胖子也是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来自22世纪的他利用各种法宝帮助大雄成长为更好的大人。

皮克斯的《机器人总动员》中的瓦力清洁机器人负责将地球恢复到适居状态,他慢慢对人类世界的遗迹发生兴趣,还爱上了看老电影,渐渐发展出自我意识,最终带领人类重建家园。

说回《荒野机器人》,萝斯的同事们原本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多种场合,比如可以带领孩童打网球、帮助主妇做家务等等,所有行为都具有“利他性”。当萝斯降临荒岛,她并不习惯没有清晰指令的新环境。

但很快,她遇见了需要帮助的小灰雁,并出于几分愧疚(毁坏其巢穴)开始了培育生涯,在狐狸的指点下教会他吃饭、游泳和飞翔等生存技能。

正如狐狸所言,“你多了一个器官,那便是心”,萝斯慢慢抛下所有程序设定,化身为期盼吾儿速成长的母亲。当人类研发中心派机器人来接她回家时,她 违背指令,决定和自己选择的动物家人在一起。

总的来说,《荒野机器人》里的机器人觉醒了,但觉醒是往爱与人格化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出了暖融融的温情牌,避免了真人电影中更尖锐的AI伦理问题,符合动画电影的治愈调性。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中提出了“社会原子化”的概念,描绘出城市居民生活人际关系疏离,个体成为孤立原子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信任度降低、社会认同感减弱所致。

移动社交工具加剧了社会原子化和个人原子化的倾向,当我们埋首于线上App交际时,会更加忽略与真实社会的联结纽带。

基于此,我国社会学家项飚提出了“发现并重建附近”的倡议,他呼吁大家与周围的环境积极互动,把自己作为出发的起点,首先探寻500米内的外部世界,从而对世界重建信任感。

我们其实可以把《荒野机器人》里萝斯的荒岛交友视为一场发现附近的运动。

她来自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在那里,人与人的线下交际进一步被剥夺。孩子们不再互相串门、打打闹闹、在与同伴的交游中跌跌撞撞学会新玩意儿,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的陪伴,他们代行着保姆、司机、厨师、家教的职能。

按既定程序,萝斯亦是原子化社会秩序上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但荒岛之旅改变了这一切。大雁、狐狸、负鼠、犀牛、棕熊……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生存法则,只有与之建立深度联系,才能更好地生存于此。

萝斯是闯入者,亦是学习者,她与动物积极交际,早期确有那么几分“热脸贴冷 ”的意味,但随着以心换心和互帮互助,大家向她敞开怀抱,如接纳万物一般接纳了她。

正因为萝斯重建附近、重启社会化生存,原子构成分子,再形成整体,这才构建出影片的 剧情——她与动物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天灾(寒冬降临) (人类追踪)。

《荒野机器人》给人的 印象是:视觉上的好看。

制作团队使用手工绘制+CG 的方式,呈现出别有洞天的荒野乌托邦。

枯叶成蝶、大雁南飞……这些生动的画面都是由艺术家在数位板上一笔一画精心绘制的,因此动物的形象更倾向于传统的二维动画风格。高科技产物的机器人萝斯则由CG电脑 设计生成,其强烈的立体感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荒野机器人》融合了二维与三维的质感,前者的生动性和后者的动态感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使视觉效果大大增色。

视觉愉悦通常能够带来令人舒缓的感官体验,这也是动画电影之于成人的疗愈意义。虽然我们拥有了成年人的外壳,但大多数时刻只是戴上盔甲应对外界风雨,对待动画中的柔软萌物则毫无抵抗力。

为什么毛茸茸的灰雁、狐狸等拟人化动物会触动观众心底的那根弦?

这涉及到生物学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

圆溜溜的大眼睛、胖乎乎的圆脑袋、摇摇晃晃的短小四肢,隶属于人类幼崽的可爱特征极易激发成人的积极情感,大脑通过多巴胺能奖赏系统分泌出愉悦感。

纷纷扰扰的世界为成年人的情感黑箱不断加码,随着被压抑的欲望、未 的冲突越来越多,隐藏的负面情绪也浇灌在了潜意识中,而大多数优秀动画作品提供了情绪短暂释放的出口

或许《荒野机器人》的故事不够新颖,但还是推荐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儿童和急需一剂疗愈良方的成年人。

100分钟的光影之旅,足够换个心情,在黑暗中孕育一场绮梦。

艾米

世界破破烂烂,萌物缝缝补补

责编 陈玲玲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