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集采“唯低价是举”,竞争愈发恶劣,堪称劣币驱逐良币的经典机制
北京时间12月9日,2024/25赛季西甲联赛结束了第16轮的多数比赛,积分榜的形势也产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虽然巴萨在本赛季初期阶段展现出了一骑绝尘的气势,但近一个月里他们连续出现了掉链子的情况,这使得他们的领先优势已经非常禁不起推敲。
来源:伊洛牧
第十批集采收紧中标企业数,唯低价是举,竞争条件更加恶劣,堪称囚徒困境,驱逐良币的经典机制。
后续若干年后回顾,过犹不及,这将是合成谬误、紧缩政策、低质量发展的经典案例。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60片报价2.06元,每片要3分4厘。
这是挂网价,包括了增值税13%、运输物流成本、内包材瓶子(估计不可能是铝塑包装)、纸盒外包装及说明书、人工、质检。
间苯三酚注射液, 每支2毛2,注射剂无菌条件要求很高,水系统及生产保持无菌条件,生产过程还要充二氧化碳,中性硼硅棕色瓶,包材,运输,税费,人工,质检等等。
外资早就不陪着玩了,院外高价、自费,保利润。
更让人不解的是,不谋全局只谋一域的“合成谬误”,依然在贯彻不顾及长远发展的“收缩性”产业政策,在官僚主义强大惯性下,冰冷碾压着医药行业微弱的火苗。
此一时彼一时。某些产业政策核心原则及体系成形于19年及之前贸易战尚未大规模打响之时,业已阶段性发挥正本清源的巨大作用。时过境迁,是时候反思调整了。
甚至可以说,某些不合时宜的“收缩”政策,客观上似乎正在助力海外大药企及 ,联手绞杀正处于青春期、仍显孱弱稚嫩的国内医药产业链,长远来看,最终 国内医药供应链安全,导致对海外产品依赖性增加,影响药品供应长期安全性、可及性。
从宏观角度,进口药品金额为什么未有大幅下降?每年逆差2千亿。很可能因相当部分进口产品依然高价在零售端进行销售,国内企业的极端低价(不少品种单位价格几毛乃至几分钱),让很多人不敢相信国产质量。乡愿德之贼也。集采拼低价,行业集中度继续下滑,未来质量风险其实也不容忽视。
再比如,在已经实现进口替代的领域,心脏支架进行集采,综合效果可能还需要系统评估,有种行业观点认为:很可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龙头企业一蹶不振,行业集中度下降,投融资不畅,影响整个高值医疗器械产业升级进程。
在国产替代相对较高的领域,是否有必要唯低价是取?内资企业获取收入,投入研发、生产、招聘、缴税等都属内循环,肉烂在锅里。缓步降价、提升居民收入,相对降低高值耗材占居民收入比例,可能才是更好的道路。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短期内有利于底层低收入患者,但中长期看,可持续性堪忧,毕竟在医疗器械领域,国内企业也还处于追赶状态,无现金流、无创投,就没有自主研发,未来还是会被外资巨头挨个卡脖子收割。
中国现在缺纸钞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来不是靠省带来的,缺的是核心技术持续的自主研发动力,而后者,在资本化的社会里,需要纸钞来作为激励手段 。
政策建议:
在已经有国产产品占主导的领域,例如超50%(意味着主要收益集中在国内,发给股东、员工、供应商,都有利于国内大循环)
在总用药金额不高的领域,例如低于10亿人民币/年;(代表整体社会负担尚可,抓大放小,不要急于摧毁每一个 领域,给产业转型留下空间)
在日用药金额已低于5元的领域;(再加上报销比例,代表患者个人的负担可能并不重;国产很多低价药价格吹毛求疵,但对房间内的大象,比如进口HPV疫苗高额售价、巨额进口金额,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多年无人问津或议价,对比鲜明)
具体标准可以再讨论,但暂缓一段时间在国产份额较高领域执行集采,可以让国内医药企业多点喘息时间,多一点资本金能够更好的投入研发。而且这对资本市场的估值提升,立竿见影,有利于改善国内医药的投融资预期。
【相关阅读】
【新闻背景】